共识易览:心脏骤停后如何进程目标温度管理?
《201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》采用了“目标温度管理”(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,TTM)的概念。
心脏骤停(cardiac arrest,CA)后TTM就是应用物理方法把体温快速降到既定目标水平,并维持在恒定温度一段时间后缓慢恢复至基础体温,并且避免体温反弹的过程。
在国外,TTM已经成为C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(return of spontaneouscir culation,ROSC)后的常规治疗手段。
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共识专家组制定CA后TTM专家共识,主要是为了将TTM更好地应用于临床,服务于CA患者。
以下为该专家共识的主要推荐意见。
ROSC后仍昏迷患者进行TTM,目标温度控制在32~36℃之间的一个恒定值。
TTM时低温脑和全身性保护的可能机制包括降低脑代谢、保护血脑屏障、减轻脑水肿、降低脑热稽留、改善脑对缺氧的耐受性、减轻氧化应激、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、抗凝效应等多方面。
无论是否为心源性CA (包括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或不可除颤心律的院外CA以及院内CA),成人患者ROSC后仍然昏迷(对于指令无反应者),尽早开始TTM。
TTM没有绝对禁忌证。严重的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、难以控制的出血、顽固性休克是TTM的相对禁忌证。
5.1 TTM的根本是温度控制,国内外常应用于TTM有体表降温和血管内低温温度管理系统。TTM的体表降温方法,如ArcticSun降温的效果理想,可快速达到和维持恒定的目标温度,缓慢复温。
5.2 TTM开始越早越好;但对于院外CA患者ROSC后不推荐常规即刻输冷盐水低温治疗;其他的低温治疗策略和复苏中低温治疗在院外CPR时的应用目前研究尚不充分,证据不多,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。
5.3 对于CA后进行的TTM,核心温度应控制在32~36℃之间一个恒定的目标温度。
5.4 目标温度的持续时间应至少24h。
5.5 复温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0.25~0.5℃,复温以后也应该把核心体温控制在37.5℃以下,至少维持到复苏后72h。
5.6 关注TTM诱导期、维持期、复温期各时间段目标控制管理的方法,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等。
TTM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均是可控的;在进行TTM时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和积极的对症处理,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以上内容摘自: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共识专家组.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.中华急诊医学杂志.2016,25(8):1000-1006.
全文请见“阅读原文”
亲,记得get重要指南?
❤ 2015 ILCOR/AHA建议声明: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
回复“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”获取指南全文
❤ 2015 AHA科学声明:妊娠期心脏骤停
回复“妊娠期心脏骤停”获取指南全文
❤ 2015年加拿大心脏骤停后低温治疗指南
回复“心脏骤停后低温治疗”获取指南全文
❤ 心肺复苏后昏迷评估中国专家共识
回复“心肺复苏”获取指南全文